一月閱讀推薦|新的起跑線,讓閱讀依然與我們相伴

                  • 2023-01-05 08:45:00
                  • 北京旅游網綜合

                  閱讀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隨時隨地只要愿意都可以翻開書本;閱讀又是一件復雜的事情,需要靜下心來沉浸其中才能享受閱讀的樂趣;新的一年新的起跑線,讓閱讀依然與我們相伴!

                  《百年大黨: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

                  近期,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央黨校創新工程首席專家李海青所著的《百年大黨: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一書,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在書中,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百年歷史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典型的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在成立后的百年征程中,中國共產黨以強烈的使命意識和卓越的領導能力領導中國人民成功走上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的新形態。

                  全書以整體視角闡釋理論邏輯,全面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內涵、使命和特征。作者不僅從指導思想、前提基礎、價值宗旨、自覺使命和最終使命等多維度,闡釋了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內涵,而且從民族國家、國際交往、人類未來三個維度,概括了中國共產黨所承擔的三重歷史使命。書中對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主要特征進行了全面總結和集中分析:對偉大使命的明確認知與自覺擔當、對歷史規律的理論探求與實踐遵循、對指導思想的極度重視與發展創新、對群眾路線的牢固樹立與貫徹執行、對民主集中的制度要求與組織建構、對黨性修養的高度強調與典型示范。作者對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內涵、使命和特征的闡釋,科學解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這一重大課題,使讀者能夠在透徹的理論分析中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的自身特質以及如何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全書以契約視角分析價值邏輯,科學論述了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與成員存在的獨特的使命型契約、與人民之間存在的道義性的心理契約。該書從形成背景、基本特征、功能作用及當代審視等方面論述了使命型契約何以成為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與組織成員之間的獨特契約關系,作者以深刻的見解,為馬克思主義使命型契約這一新的研究領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視角。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人民至上是其根本立場與價值取向,作者高度概括、細致闡發了中國共產黨與人民之間道義性的心理契約,特別是黨與人民之間的生死倫理,讓讀者更加深刻地體悟到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的骨肉親情、魚水深情。

                  全書以組織視角把握政治邏輯,系統闡發了發揮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自主性與確立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領導核心的重要性。我們知道,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中國共產黨不是全部黨員數量的簡單相加,而是有著龐大的組織規模、嚴密的組織體系、嚴格的組織紀律、有效的組織機制的馬克思主義先進政黨。緣事說理、論從史出,該書在中外橫縱比較間,提煉出政黨自主性是中國共產黨成功的“不二法門”,尤其是對中國共產黨價值理念、政黨組織、政策制定執行和外交的自主性進行了全面研究,為深化拓展學界對中國共產黨的政黨自主性問題研究提供了新啟示。該書以通俗的語言闡釋深刻的政治邏輯,從理論和現實相結合的角度,闡明了黨的組織邏輯,闡述了艱巨復雜形勢與決策有效落實要求確立領導核心的必要性。一方面,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正是在長期實踐、偉大斗爭進程中確立的,眾望所歸;另一方面,新時代治國理政的偉大成就,彰顯了習近平同志的領導核心能力。作者通過對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領導核心的分析,深刻回答了“兩個確立”的重要意義。

                  全書以現實視角展現實踐邏輯,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在中國現代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發展中的時代價值。作者以大歷史觀的視角,在把握中國現代化實踐邏輯的基礎上,將中國共產黨所肩負的現代化歷史使命歸納為四個方面:求得民族獨立、推進經濟發展、構建制度體系、確立價值理念,清晰地展現出現代化的政治前提、經濟基礎、制度保障、價值確證,表現出邏輯的嚴謹性、結構的層次感。實踐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作者聚焦現實,從原初的理論邏輯、必需的前提基礎、事業的開創發展、卓越的領導能力四個方面,著重分析了黨的領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發展具有內在性、根本性和核心性作用。這種史論結合、直面現實的深入思考,體現出作者對時代的強烈關切。

                  《在希望的田野上》

                  井岡山是神圣的。在這里,中國共產黨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孕育了“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

                  井岡山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和新時代鄉村振興故事召喚著作家前去深入生活,抒寫當地鄉村新貌。近日,井岡山鄉村采風作品選《在希望的田野上》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全書收錄作品63篇,分詩歌、散文、報告文學三輯,記錄下作家探訪革命圣地的真切體會。書中作品或謳歌井岡山精神,或講述“挑糧小道”上的紅軍故事,或記錄山中養蜂人生活,或白描仙口景區的和諧生態,繪就出一幅革命老區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

                  《大美漢字》

                  《大美漢字》是一部講述漢字演變與發展的圖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專為初學者設計,題為“古漢字入門淺談”,帶有導讀和總論性質?!皾h字是象形文字”意味著什么?同一個字形為何能用來指示多個意義?怎樣利用漢字構形部件的含義,提取公約數,理解一簇古漢字?書中對這些問題給出了解答。作為專業學者,徐超像一位向導,帶讀者探索漢字起源,了解造字法則,梳理文字發展變化規律,解密語音與文字之間的關系,在50頁篇幅中,濃縮出最重要的文字學知識。該書下編題為“一百個古漢字淺解”,以單字為條目。每個條目下一般包括兩項內容:一是該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三體字形;二是以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為基本依據,解釋每個字的構形意義和構形方法,說明其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及其在卜辭、銘文中的用法,每個條目均附有作者書寫的金文書法作品。其中有的條目還連帶介紹了少量與被解釋字相關的其他字。比如書中提到的“安”字,最初的字形像個屈膝而坐的女子,女子臀部下方有個短小的斜線,表示女子臀部安坐在腳跟,以此體現安處、安寧的意思。后來在這個字形上面加了個“宀”(mián),“宀”在古漢字中是房屋縱剖面的象形,原字形上加“宀”的意思表示女子在室中安坐。戰國晚期金文又在原字形的下面加“心”作意符,強調心里安寧,就又加深了一層意義。有意思的是,那個短小的斜線一直到小篆時才省去,這一方面說明漢字的傳承性很強,同時也說明小篆確實有刪繁就簡的功勞,體現了漢字的發展方向。

                  《大美漢字》還是一次印刷和裝幀的“實驗”。2022年度“最美的書”評委認為,該書樸素雅致,翻閱舒適,沒有多余的裝飾。封面采用特種紙專色印刷,并以竹簡的抽象圖形做擊凸,點與線的結合呈現出浮雕效果,紋理與函套相呼應。古典紙與水紋紙的運用增加了本書的古籍韻味。全書的設計克制且有張力,書口細節的處理非常到位,與主題相吻合。讀者能夠通過翻閱和觸摸紙張,與過往對話,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趣說中國好詩詞》

                  這本書自然要說“趣”,解析傳統名篇的旨趣、意趣、情趣,但這本書的主要特色還是“趣說”。

                  “趣說”的表現形式是什么呢?簡單對譯就是追求可讀性,突出創新解讀,采用新的呈現形式、新的語言風格。大體來說,“趣說”就是從分析走向賞析,從論文走向美文,回歸傳統,不求體系完整,不棄“片面”心證,與讀者“神交”,擊掌為號,“呵呵”一笑,月滿天心。我有意重走現當代諸多名家賞析詩詞的路子,尊聞一多、宗白華、朱光潛等人為并列“廣大教化主”,雖然無法企及大家,但“立志”取法乎大家,以讀者歡喜為自己的歡喜,與讀者進行有品質的趣談。

                  本書的“趣說”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古典詩詞內在旨趣、意趣的重新審視和發現,二是采用新的欣賞方式和表達方式來呈現這種發現。

                  古典“今讀”,要義在于引入當代新思維,突破傳統“成見”,以今人具有的見識來重新發現、重新評價古典詩詞中包含的人文價值,也批判古代詩人囿于成見“埋伏”于詩詞中的可笑之處,取其精華,笑懟糟粕??傊?,通過新式解讀,給自己“開個光”,也給讀者“借個光”,即使不能豁然開朗,也能“仿佛若有光”(陶淵明《桃花源記》),以期見識清明一些,思維獨立一些。

                  比如,《漢樂府·上山采蘼蕪》記錄了分手夫妻偶遇時的一段對話,歷來的評論重在贊美詩歌中女子賢惠勤勞的品質,但換個角度,以今日男女平權意識來重新審視他們的對話,點破男主人公“普信男”的言談舉止,這首詩,既可笑,也可樂,但同樣令人深思。

                  名作是經得起閱讀和再發現的,古典“今讀”,應有建設性閱讀和價值新發現。聞一多曾把《春江花月夜》稱之為“宮體詩的自贖”,夸獎這首詩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本書探尋了聞一多激賞此詩的原因,也提出了我對這首詩的價值新發現:這首詩不僅僅包含了古代詩文少有的“宇宙之問”,也以具象的方式展示了歷來語焉不詳的“大唐氣象”。

                  希望通過本書的閱讀和思考,從欣賞古詩詞開始,形成對他人、對外物的廣譜性接納、欣賞與感謝。

                  《美麗閣》

                  小說集《美麗閣》由16個短篇小說組成,又可視作一個“散長篇”。書中的16個小故事,語言風格、形式技巧都存在高度有機的聯系,這些聯系通過小說中反復出現的珍妮花、阿珍、阿麗、阿美等人物,以及香港、美國的一些生活場景得以體現。

                  這是一冊關于“遠行”的故事,但討論的不是出發與行程,而是某種“到達”。周潔茹筆下的女性有的遠涉重洋,有的獨漂港埠,基本上都是到達之后的狀態。這似乎也是日常生活美學統領下的小說寫作潮流,與啟蒙主義面向的小說形成鮮明對比。后者呼吁覺醒,前者強調當下?;蛟S是人生閱歷比從前更為豐富,周潔茹的這本小說集,情感使用極其克制。書中用句極簡,單句成段的情況密集。簡短的話語可以中斷傾向性的描述,使情感經常被隱藏。作者在行文中有一種奇妙的自信,她從不做多余的解釋,充分相信這些場景對于作為知音的讀者是可以被解碼的。

                  小說的情節都很淡,經常是由事件的一般敘述或對話引起,不急不緩地順著主人公的思維,愛對話就對話,愛行走就行走,只在最后,突然的一句話、一個行為、一個感悟,給小說一個淺淺的交代。比如《美麗閣》講兩個稍顯落魄的女人的重逢,各自的負擔與無奈都被對方記憶和原諒著,但最后阿美的一句“你給自己掙了個明天”,卻讓這充滿負重感的一場重逢突然歡愉起來?!?1區》講述的是在美國內華達州,“我”與珍妮花汽車胎爆的故事。主人公突然發現歇腳的餐廳外就是傳說中的“51區外星人中心”,于是兩人開始了關于外星世界和人生的對話?!睹利愰w》中的短篇,需要讀者保持高度的凝神,在這種看似寡淡的閑談中復習自己人生中的點點滴滴,這是小說一種獨特的“滲透性”。

                  《行走的學?!?/em>

                  新安旅行團是一部厚重的歷史。1929年,陶行知先生在江蘇省淮安市創立新安小學。1935年10月10日,在國家民族危亡關頭,新安小學第二任校長汪達之決定,帶著由14個孩子組成的“新安旅行團”(簡稱“新旅”),以長途修學旅行的方式,踐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钡慕逃枷?。他們經過22個?。ㄊ校?,歷時17載,行程5萬多里,守望相扶,艱難成長,在黨的關懷和領導下,以文藝為武器,喚起民眾抗日救亡的決心,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并最終成長為新中國各行各業的人才。他們在抗日烽火中成長,在蘇北根據地壯大,在解放戰爭中得到錘煉,在行走中完成了一群小好漢的如歌征程,譜寫了中國少年兒童革命團體史詩般的光輝篇章。

                  《行走的學?!氛窃谶@樣的背景下誕生的一部書寫新安旅行團少年在烽火中成長的小說。作品完全置身于那段戰爭中的童年,以紀實兒童小說的手法,塑造了劉紀宇、童牧、章棗、丁捷等英雄少年形象,精筆描摹了新旅少年們在特殊時期的群體性經歷和成長,刻畫出一種堅韌不屈、積極作為的成長精神,凸顯了一個少年革命團體對中國少年兒童運動所做出的重大貢獻,凸顯了教育在抗日教亡圖存運動中對少年成長的重要意義,為新時代少年樹立榜樣的力量,砥礪精神品格,厚植家國情懷。

                  《熊貓小四》

                  老作家葉廣芩近年來涉筆兒童文學,創作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兒童小說。她的兒童文學創作,多寫動物與孩子的故事,新近出版的《熊貓小四》,講的是少年汪汪與一只熊貓幼崽“小四”的故事。小說通過將人物的成長與動物的成長關聯在一起,傳遞出對人與動物如何建立內在生命聯系的思考。

                  大自然是汪汪成長最好的啟蒙老師,一次偶然的機會,汪汪營救了一只熊貓,并給它起名小四。小四在人們的關心下日益康復,成了孩子們最好的玩伴。直到 “貓調隊”凌隊長知道了這件事,小四的命運發生了轉變。送小四出發前夜,它破窗而逃,回到了自然的懷抱。汪汪通過小四看到了生命的頑強、生命的可愛以及生命的野性……這些寶貴的經歷增進了汪汪對生命的了解與敬畏。最重要的是,汪汪學會了如何面對失去。汪汪意識到,生命有共通之處,但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規律,不能因一己之愛而自私地違拗小四的天性。畢竟,與野生動物的相處之道首先應該是尊重。作者傳達的這個主題,無疑給閱讀此書的小讀者上了一堂生動的自然教育課。

                  《熊貓小四》還是給小讀者的一堂生命教育課。小說的另一條故事線索在“貓調隊”成員小周與汪汪之間展開。小周對汪汪關愛有加,是一位稱職的啟蒙老師。在一次艱苦的調查工作中,小周不幸犧牲,汪汪十分難過,他在小周身上看到了對事業的執著與熱愛,也看到了在野生動物保護事業背后的付出與犧牲。小周安葬在三廟村,他的墓碑上寫著“看見你我們更熱愛這片山林”。作家在這里不避諱死亡,她希望小讀者借此明白生命的寶貴,進而反觀自己,找到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墓志銘所寫的“看見你我們更熱愛這片山林”,給汪汪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終將長成參天大樹。

                  • 編輯:邢爽
                  原創聲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網原創文章,其最終版權仍歸北京旅游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自北京旅游網

                  征文啟事

                  為能讓網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記錄旅途美好回憶,北京旅游網特面向全球網友公開征集文旅類稿件。范圍涵括吃喝玩樂游購娛展演等屬于文旅范疇的內容均可,形式圖文、視頻均可。

                  稿件必須原創。稿件一經采用,即有機會獲得景區門票、精美禮品,更有機會參與北京旅游網年終盛典活動。

                  投稿郵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網京ICP備17049735號-1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003號

                  版權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傳中心(北京市旅游運行監測中心)

                  不许穿内裤方便我随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