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曹政)北京地圖上被綠色覆蓋的門頭溝、平谷、懷柔、密云、延慶以及房山和昌平的山區,正在成為展現北京美麗自然山水和歷史文化的典范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區、宜居宜業宜游的綠色發展示范區。
本市近日發布《關于新時代高質量推動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實施方案》?!秾嵤┓桨浮钒?個方面、28項內容,提出到2027年,生態涵養區生態產品總值全市領先,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穩定向好,特色化、差異化的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能力持續增強,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并進一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根據《實施方案》,本市將堅定不移持續鞏固提升生態涵養品質?!靶路桨敢笊鷳B涵養區將生態保護作為首要任務,鞏固擴大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笔邪l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本市將安排尾礦庫摸底治理等一批生態保護和修復任務,構建特色鮮明的郊野公園、體育公園等游憩體系。
“本市將兼顧強區和富民,講好山區特色故事,支持發展符合生態涵養區功能定位的產業?!毕嚓P負責人說,《實施方案》強調重點功能區引領作用,推動結對協作由“輸血”向“造血”轉變、引資向引智轉變。
與首輪生態涵養區支持政策一樣,新一輪《實施方案》保持結對協作關系不變,結對區之間已建立相對穩定的協作關系,平原區連續四年通過直接給予財政資金6億元/年,或通過支持引導綠色產業項目落地、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等多種形式,支持生態涵養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了結對區雙方資源互補、共建共享。
同時,本市將鼓勵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發展鄉村旅游,支持生態農業、設施農業、林下經濟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開發旅游產品,拓展鄉村民宿非假日經濟等,充分激活鄉村要素推動生態涵養區共同富裕。